不可思议密码感

日本动画片色彩 异世界攻略 希望之雨 未来世界 语言之力 色彩 混沌道源大道網站http://www.ht-daoyuandadao.com/index.php倘若您遇到不如意或困難不能解之事免费的联系混沌道源大道網站e-mail信箱:daoyuan999@gmail.com

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从九品莲花、三辈往生、 谈谈了生脱死

印光大师开示:修行人降魔的方法

 

     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是一定的。修行到功夫深了,难免没有魔来。魔有内魔,有外魔;外魔易退,内魔难降。如不能降,必要着魔;不但修功走失,亦且危险甚虞。若论降魔,约有四种方法。

 

    一、要识魔相。凡着魔的人,大都遇着魔来的时候,不知道他是魔,以致着魔。倘能识得魔相,即不着魔而魔自退。怎样是魔相?大凡可爱、可贪、可畏、可憎的人物或境界当前,无不是魔。至五阴内魔,尤为厉害。楞严经说五十种阴魔至为详尽,亟须仔细参穷,免得临时上当。

 

    二、舍身无畏。人必先有舍却身命之心,然后可以学佛;人必先有看破生死之勇,然后可以降魔。魔化夜叉罗刹来搏噬我,魔化猛虎毒蛇来啖食我,都是幻想,何惧之有?即使真被吞食,亦是夙业所招,况脱去皮囊,往生极乐,正当感谢于他,为我早日解脱。所以修行之人,雷霆起于侧而不惊,泰山崩于前而不动,魔力虽大其奈我何?否则贪生畏死,恐怖怆惶,不待魔来,方寸已乱,欲不着魔,其可得乎?

 

    三、不取不舍。魔之为物,取固不可,舍亦非宜。遇着魔来时候,必须镇定我心,既不可贪恋他,又不可厌恶他。要作几种思想。一想魔即是佛,佛即是魔;觉即成佛,迷即是魔。魔如佛如,并无二理。又想眷属即魔,魔即眷属。眷属同居,人之常情。魔在我旁,于我何害?又想魔亦是众生之一,一切众生,我都要劝他发心念佛,魔既亦是众生,我也要劝他发心念佛,伴我修行,转成法侣。总之,魔来不拒,魔去不留,如此则魔术俱穷,无论外魔内魔,一齐退去。

 

    四、持咒却魔。初修行时,小小魔关,容易打破;等到道力渐深,藏在八识里面的多生根本习气,被功夫逼迫出来,或欲念横飞,或妄心乱起,力量甚大,非比寻常,修行人惟此末后一关,最难逃过。全仗自力,诚恐把握不住,必须仗着佛力帮忙,惟有摄住心神,持诵神咒。咒为佛之金刚心印,无论何种恶魔,遇着即摧成粉碎。

 

     诸咒降魔之力,以楞严为最胜;当日阿难证须陀洹初果地位,尚且仗此脱离淫席。次则大悲心咒,为观世音菩萨所说;观世音具十四种无畏功德,故降魔之力亦宏。但持咒功夫,必须平日持得烂熟,否则魔到临头,恐字句都记忆不起,何能通利?何能相应?所以平日功课中,楞严、大悲两咒,是每日必须要念,不可间断的。又一心念佛,即无魔事;纵有魔来,倘能不惊不怖,至诚念佛,决定立刻消灭。何以故?以正念昭彰,魔无容身之处故。是以念佛之人,不须另找降魔之法,而魔事自无由而起矣。

 

从九品莲花、三辈往生、
阿弥陀佛根本愿谈佛陀的大慈大悲

    不 久前。我捧起净土五经诵读的时候,翻开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一段一段的细读,不由得眼前一亮,大有豁然开朗之感。以净念持名为修行方法是净土宗的法门之一, 因此我们常诵的经典多集中在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和《无量寿经》上,至于以十六妙观为法门的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《普贤行愿品》两部经典,虽 然读过,很久以来我并没有认真研读。当我看到释迦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中把人天乘、声闻乘到大乘的净业三福,(十方三世诸佛成佛正因)讲得如此具体时,真 正从心底里感悟到如来的大慈大悲。
    净业三福是“一者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二者,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三者,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”。佛教化众生,成佛要从做一个遵行十善业的好人开始,做好人是成就佛道的根本,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人身的难得,得人身是万古一瞬的因缘,佛法是历劫难遇的机会。这些旷世机缘都让我们这些幸运者遇到了,佛陀为我们明确地指出了从世间走向出世间,直至进入佛法界的整个修行路径。
    当我读到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第十四观到十六观时,心里有一种莫明的喜悦,由衷的感恩之情,涌上心头。
    在这里,佛对阿难和韦提希夫人讲的是九品莲花往生的条件,以及阿弥陀佛和观音、势至等菩萨接引的情景。实际上是对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(根本愿)的细说。第十八愿说“我作佛时,十方众生,闻我名号,至心信乐,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,愿生我国。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”。生 到西方极乐世界,九品莲花的哪一品?九品莲花的上品上生莲花还有上、中、下之分。上品中生、上品下生莲花也是一样。那么中品和下品莲花同样如此,九九就是 八十一品,其实是无量品,为什么?众生所带宿业多少不同、往生者愿力大小不同、修行者所修到的境界不同、在因地修行功德大小不同等等。佛在《观无量寿佛 经》中说,“上品上生者,若有众生,愿生彼国者,发三种心,即便往生。何等为三,一者至诚心。二者深心,三者回向发愿心。具三心者,必生彼国。 复有三种众生,当得往生。何等为三,一者慈心不杀,具诸戒行。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。三者修行六念,回向发愿,愿生彼国。具此功德,一日乃至七日,即得往 生”。这里,佛谈到了上品上生有这么四种众生。佛又说“上品中生者,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。善解义趣,于第一义,心不惊动,深信因果,不谤大乘。以此功德,回向愿求生极乐国”。“上品下生者,亦信因果,不谤大乘。但发无上道心,以此功德,回向愿求生极乐国。”
    说起来,往生的条件实在是必要的、必须的、也是最起码的,佛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是高不可攀啊!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在是比得人身要容易。从上品三生,我们就可以看到九品莲花往生的共同要求,往生者必须具足深信、切愿,虽然从文中,我们找不到“深信”的二字,但“愿生彼国”的 “愿”就是在“深信”基础上的切愿,如果不信,或信之不深,愿肯定不是“切愿”。没有深切要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也是不可能的。从这里,可见信愿的重要性。 这“信”与“愿”,体现在三心当中,一是至诚心、二是深心、三是回向发愿心。这三心,自性本自具足,信愿行无半点缺失,真诚之深发自于心。修行功德回向佛 之净土与无量众生,这里的发愿心,就是无上道心,也叫无上菩提心,说白了就是成佛度众生的心。
    一 提发菩提心,有的同修说对初学者未免要求过高,谈得太深了吧?我认为不是这样,初修学者发菩提心有一个从小我、向大我,乃至无量众生的一个过程,先发心利 益家亲眷属、利益亲朋好友,发心将功德回向历生历劫的父母师长,渐渐的再发心为无缘众生。父母师长,家亲眷属,亲朋好友,见过面的、有感情的,人们往往好 发心,这并不难。难就难在真能为没有见过面的这些人去发心,愿他们离苦得乐,解脱生死轮回,那就是在修行的道路上迈出了很了不起的一步了。这里面有一个破 我执的大问题。
    另外的四点就是必须(1)受持众戒;(2)深信因果;(3)读诵方等经典;(4)不谤大乘。佛灭度前告诉阿难尊者“以戒为师”, 大乘行者具足戒行,是必须的。戒也就是规矩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在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的修行中,持戒的第一步,无“戒”难以得定,无“定”不能生“慧”。 而信“因果”是进入佛教殿堂第一步,也是深信的六信之一,为什么在这里单独提出来呢?因为不信因果,不但无法迈进佛教的门坎,依然会造作无边罪业,在六道 苦海中无休止的轮回下去,就会有受不尽的因缘果报。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谤大乘,谤佛、谤法者不仅九品莲花无缘往生,罪业是极重的。五逆十恶在临终之时,遇善知识引导,弘宣佛法,令其痛悔罪业,念佛可以往生。如果五逆再加上诽谤正法,就绝对往生不了。可见谤法罪极重。
    由上面谈到的这些佛语,我想到释尊在《无量寿经》的“三辈往生”一章里,说到上辈往生时讲:“其 上辈者,舍家弃欲,而作沙门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修诸功德,愿生彼国”。 “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,大修功德。当发无上菩提之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随已修行,诸善功德。奉持斋戒,起立塔像,饭食沙门,悬缯然灯,散华烧香,以 此回向,愿生彼国”。“其下辈者,假使不能作诸功德。当发无上菩提之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欢喜信乐,不生疑惑。以至诚心,愿生其国”。
    以上是三辈往生的中、下辈。我们把上述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讲的九品莲花往生条件、  《无量寿经》的三辈往生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与净业三福对照一下就可以知道,佛的教诲是圆融无碍的,它们蕴涵着净业三福的全部精髓,凝聚了“发无上菩提之心,深信切愿,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”这样一个核心的修行心要。
    我们说佛陀的大慈大悲是无与伦比的,这是因为佛菩萨与众生是同体的,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,是树根与果实的关系。这正如《普贤行愿品》上释尊所说的那样:“生死旷野,菩提树王,亦复如是。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花果。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。何以故,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菩提,属于众生。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”没有众生,一切菩萨最终成就不了佛道,难成无上正等正觉。
    在《无量寿经》的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:“我作佛时,十方众生,闻我名号,至心信乐。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,愿生我国。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。从 这个根本“愿”里我们就能看到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心已悲悯到了极处,只要得闻佛名,至心信乐。这里“信”和“乐”要充满至诚,出自深心,“信”与“乐”有 了,接下来所有善根心心回向,要回向无量众生,愿与众生同登智慧彼岸。所谓功德,自己不要保留。你回向众生,功德更大。“愿生我国”,明确了“厌离娑婆, 求生极乐”的“愿”。临终信愿具足,念十句佛号就能往生净土。佛陀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脱苦海,成佛道。这一悲心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讲到九品莲花的下三品时, 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释尊说:“下品上生者,或有众生,作众恶业。虽不诽谤方等经典,如是愚人,多造恶法,无有惭愧。命欲终时,遇善知识,为说 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。以闻如是诸经名故,除却千劫极重恶业。智者复教合掌叉手,称南无阿弥陀佛。称佛名故,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尔时彼佛,即谴化佛,化 观世音,化大势至,至行者前。赞言,善男子,以汝称佛名故,诸罪消灭,我来迎汝”。“下品中生者,或有众生毁犯五戒,八戒,及具足戒。如是愚人,偷僧祗 物,盗现前僧物,不净说法,无有惭愧,以诸恶业而自庄严。如是罪人,以恶业故,应堕地狱。命欲终时,地狱众火,一时俱至。遇善知识,以大慈悲,即为赞说阿 弥陀佛十力威德,广赞彼佛光明神力。亦赞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,此人闻已,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地狱猛火,化为清凉风,吹诸天华。华上皆有化佛菩 萨,迎接此人”。“下品下生者,或有众生,作不善业,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。如是愚人,以恶业故,应堕恶道,经历多劫,受苦无穷。如此愚人,临命终时,遇善 知识,种种安慰,为说妙法,教令念佛。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。善友告言,汝若不能念彼佛者,应称无量寿佛。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,称南无阿弥陀佛。 称佛名故,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命终之时,见金莲华犹如日轮,住其人前。如一念顷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”。
    同 修们,下品三生,从下品上生向下,一生比一生罪业重啊!佛愿深弘,就连这些犯五逆十恶罪的众生,佛都不忍看他们下三恶道,到了地狱猛火现前,恶道相现时还 要拉他们一把,如果众生能临命终时念佛,十念即可往生。在这里阿弥陀佛允许众生临命终时念佛带业往生的无量恩德,进一步得到了体现。不过这十念可不同于我 们平时散乱心下的十念啊!那是在无常来临前,苦逼无奈,痛悔前罪,忏从深心而起的情况下念出的。那时的一念就可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我们现在念佛如果真能 在清净心之下念一声佛号,也有同等德用。
    到 这里,我们真正要感恩阿弥陀佛的大慈悲、大愿力和大智慧了。佛的无上菩提心体现得尽善尽美,圆满之至了。同时,也给我们的修学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和决心,一 定要感念和学习佛的大慈大悲,遵佛教诲,信愿具足,求生净土。我们今生得人身不容易,遇佛法更难,这样的机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我们当怀着惭愧心、至诚 心、感恩心、回向发愿心,具足信愿,老实念佛,使自己的愿心与佛愿相应,把老实念佛不但当成自己寻求解脱,出离苦海的生死大事来办,也要把念佛当成“成佛 度众生”的无上大事来办,有了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我们就要振奋精神,一门深入,一向专念,不能懈怠了。依教奉行,决定往生。

谈谈了生脱死

净德居士

这 个题目,大家、特别是修学了几年的同修会觉得这学佛的目的谁不知道啊!这个问题,我的确是给初学和那些尚未机缘成熟,或还没有下定决心、没有十足信心走进 佛门的有情说的。但是这个问题对初学,甚至对学佛多年的同修道友,真正解决了吗?尽管初学的同修一时精进得成佛有余,他是否真的会在遇到一些重大考验后依 然毅力不减的修下去、精进下去,我不得而知。因为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是关键。某些修学了多年的同修为什么越学越觉得提不起劲儿来?越学越皮、越懈怠?那 是因为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。这也就是我觉得有必要再多谈谈了生与脱死的初衷。

了 生脱死,我觉得这其中有两重涵义,一则是了断生死。这六道轮回太苦了,我们得人道难,要修十善业修到中品才可能得人身,得了人身,你生在这么一个末法时代 的五浊之世,你就那么幸福、快乐、顺心、如意?绝非如此,八苦啊!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求不得苦、爱离别苦、怨憎会苦、五阴炽盛苦。

在 母胎中,他吸吮着母身提供的营养,但是在羊水之中要泡上数月,无异水牢啊!母亲的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悲、恐、惊和生理的异常疾变,对胎儿都是一种刺激。熬到 生时,胎儿生下来没有笑着出来的,哪个不是哇哇大哭着降生的?因为他带着过去世的业到这个堪忍的世界来受苦啊!再有就是他从母亲的耻骨间走过,犹如从两山 夹缝中硬生生挤出来,有的还让医生用器械再夹一下,真是苦啊!这是生苦。

老苦,老人想吃没有牙了,都掉光了;想看看书、看看电视,老眼昏花了,看不清楚了;好吃的,想吃上一口,胃肠接受不了啦!身体器官老化,业力使然,三天两头,不是这里有病,就是那里不舒服。想随儿女出去走走,腿脚又不争气,腰酸腿疼。要说老人的苦,那还不止这些。

病苦,这病从历史上的皇帝到庶民百姓,从富豪到穷苦人民,没有谁敢说我就能免受病苦的煎熬。

死 苦,我们就不多说了,身体的四大分散犹如生龟剥壳,活生生的乌龟把它的壳要连血带肉的揭下来会是什么滋味?业力牵引他要去三恶道,怨亲债主等在床边讨债。 死时的苦远不止身体衰亡的苦,还有恋亲人、恋世事、恋家事、恋财产等等都是牵挂,可是他又不能自主了,苦不苦?身心剧苦啊!

求 不得苦,人们的欲望无止境啊,有了这个,还想那个,要跟人家攀比,人家有的,我也要有,人家没有的,我也要争取得到。他不明白,福报都是你过去世所种福田 得到的果报,结果争不到,就是烦恼、就是苦痛。我们常祝愿人家,祝您万事如意,心想事成,未必啊!那只是一种良好的祝福,个人的业因果报不一样!求不得 时,真是苦。

爱离别苦,所爱之人、投缘之人,远隔千里、万里。苦啊!怨憎会苦,见了面心里就别扭,看着他就觉得不顺眼,听到他说话都觉悟不中听,你却天天抬头不见,低头见,总在你眼前转过来,晃过去。苦啊!
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这五阴炽盛苦,那我们细想想就更明了了。老人们常说,我就想得清净,不想逛商场超市,哪儿都是人,乱轰轰的。他觉的心乱,眼乱。这是什么闹的?色,形形色色的相啊!进了那种环境,他就感受到苦了。

受,天气的冷、热、阴、晴,身体的酸麻痛痒,种种病苦带给人的苦受,都是苦。凡是感官所感受到的,不遂人心意的,都是一种苦。

想,这想也很烦恼人啊!你的意识心就停不下来,一会儿想着这,一会想着那,为家人,为自己的生存想,为怎么样慈爱能过得更好搅尽脑汁,为自己的单位、公司想、事来事去都要想,求片刻清净都不能,这不是苦吗?

行,一天到晚闲不住,东一趟,西一趟,为生活到处奔波,苦啊!晚上回到家,累得是精疲力竭,浑身酸痛。他不苦?

识,人这个意识就想奔马,就像野猿,没一刻停歇,用意识流来形容很形象,像河流一样,有个河叉,有低洼处,它就流下去了。照样一天到晚难以停息。

这 苦说是八种,其实是无量苦,说不能尽。人道尚且如此,其它的修罗道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道的苦就更不用说,可想而知了。想到和体会到这些苦,我们还想再生生 死死轮回下去吗?不知道各位作何感想,我是绝对不想再受无量苦了,我要到极乐世界,回到自己的故乡去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们要了断这个生死轮回,要出离苦 海,登上通往西方净土的慈航。上面说了那么多,我们把了生脱死的第一重意思就算粗略说了一下。

了 生脱死的第二重涵义就是把它分开来讲,了生与脱死。生怎么“了”啊?我说,生就是生活,你怎么过得舒服?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与安乐、轻安与自在?你要对人 生有一个价值观啊!你要给自己定一个价值取向啊!就是我们世间人所讲的人生目标,达到什么目的。你要是从“我”出发,制定一个以“我执”为核心、为主体、 为标准、为宗旨的价值取向,你就等于又陷到了苦海里了啦!还是要蒙受我上面所说的八苦、无量苦,这些苦交织在一起,够你受的,你会整天烦恼重重。

你 要是真有智慧,那就选择用佛法来指导和观照你的生活,要随缘来处世,随缘来办事。你会说,我人生的一些大事,我得有个计划啊!对一些事到眼前时,可以有个 大体的计划,这不是什么妄想。比如要评职称了,人家申报,你也申报相应的职称啊!准备材料等等一些事,你该办也要办。这是随缘办事。评上当然好,你也别大 喜过旺,别得意忘形,给了你就随缘接受。评不上,你也不要执着,随缘很重要。因为你评不上的因素也很多。一是材料准备、申报表格添写不够,或有问题。二是 过去的获奖证书不够档次,达不到人家所要求的标准。三是评委印象影响到评定结果。四是你的业务水平确实不够那个职称所要求的标准,等等。你要能随缘,不 然,你就要受烦恼的惩罚!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。去悟一下,生活中,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大事,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,以什么心性去应对?怎样做才是符合佛法的? 随缘怎么个随法,才不生烦恼心。要知道这些世间的玩艺都是虚妄不实的。评上了,人家一说,某某今年评上教授了。工资多拿多少钱。仅此而已,下面还有啥说 的?他水平有多高?多有高的社会威望?未必!我觉得不一定教授都有大智慧呐!你的生活过得幸福、轻安、自在,不取决于是否物质生活有多么丰裕,物质享受有 多高层次,社会名望有多高贵,那些无异是造作。衡量的标准就是你心性是否清净无染,是否没有烦恼。你一天到晚心里是清净的,没有些许烦恼,那你就是吃糠咽 菜,你都觉得平安自在就是福。有些富豪一天灯红酒绿,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,他满足吗?并不满足。不满足就要争,要去夺,就要造作,要受烦恼的苦,就难以逃 脱三恶道的毒根缠缚。这就是苦报。我们也都见到了,一些有智慧的富豪、大企业家,他在位知道救济贫民,扶持贫困地区建设,他的事业到颠峰了,把产业转给后 代经营,他学佛,来做社会慈善事业,办学、办道、修道。所以,我们讲要看破放下,放下以我执为核心、为主体的妄想、分别和执着。要随缘做事,这是事上修, 也是最重要的、真正的念佛。在世间,这样修出来的清净心才是硬功夫、才能显现真正的大智慧。你的日子才算是最幸福、自在、轻安的。这就是了生。

脱 死,就是向何处去?是还在这里受轮回苦呢?还是回到极乐世界的故乡去。人来到世间,都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,更不曾想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向何处去。其 实,我们从人生无常,世事无常的这个自然规律去考虑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黄泉路上无老幼啊。前不久,我们一位同修的好朋友,她的儿子才二十三岁就走 了,查不出原因的肺部感染。就跟大家一起聚了一次餐,吃的是那些大鱼大肉,回来说不行就不行了。要不是我们这位同修去接引,这会儿怕还在地狱道里受苦呐! 人们一来到这个世界,从一懂事就要吃要喝,随着长大,我的意识越来越强,我执也越来越强,妄想、分别、执着这些烦恼习气就多起来了。因为这些习气就是从过 去世带来的,接着来。得到的果报还是现世烦恼,未来轮回。所以,我们要早早觉悟啊!不能再痴迷了。要觉悟,就要改变我们对社会、世界的认识与观点;改变过 去的颠倒梦想。什么叫颠倒梦想?我们一想问题就是以我为中心,以我家为中心,以我的小团体为中心,这就错了。他把自我这个小我、家庭的我、团体的我,看得 比宇宙还大,以我为中心了,你想想天怎么可能总会遂你的愿呢?这就是颠倒梦想;转变我们观察、认识、思维问题的方法,破掉我执,事事不要总以我这个肉身为 准,这就叫以假作真,认错了主人,要破我相、我见。我相真破了,其它三相(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)才能破,这样你的世界观会转变,社会观会转变,这将是质 的转变,接下来,改变我们处世的态度与方法;要摆正我与自然,我与宇宙的关系。只有这样,我们真正是背尘合觉了,你开始觉悟是始觉,慢慢走上佛道。佛的无 上正等正觉是果觉、是本觉。我们要合的是本觉。我们学佛了,学会在世间念佛了,信深愿切,我们就能脱离六道轮回的苦轮。关于了生与脱死,我们今天就谈到这 里。